top of page

天能 / TENET

  • Writer: Rhyme
    Rhyme
  • Oct 2, 2020
  • 2 min read

再次上繳膝蓋。光憑他玩這了顆「薩托魔方陣」跟「熵」。


如果諾蘭提早三十年大紅,不知道我的理工魂會不會燒得更久一點?每出一片就讓我栽進一個碰過又從沒想去學好的科學命題,前一次是重力場,這一次是熵。(以下微雷,但不影響你)


不過 “What's happened's happened” 他的天能宇宙裡沒有祖父悖論。結果(未來)是已經存在的,你只是正在完成它(這些玩弄時態的概念,真的讓我著迷得要死)那改變前提,我現在依然在做廣告。


“What's happened's happened” 時間的順向、逆向,就人腦主觀的記憶而言都只有一個方向(以前碰到時間議題的故事都會想這題),所以人穿梭過去未來,結果情緒都是不斷累積,才有無名主角與 Neil 的情感、Sator 回到越南的那個決定,與 Kat 的那一槍(很愛這段設計)。


「時間鉗形攻勢」的設計,也讓時間有了亮眼的玩法,同時也非常符合故事背景是一個軍事行動,讓浮在創意高空的科幻,往下長了根,更加物理更加戰略。難怪我內心成分已經很低的理工魂又被撈出一些碎片。

每次寫諾蘭的觀後感,都亂無章法。他資訊量給太滿了,戲外的後設彩蛋還一堆,真的是佩服那些願意好好整理、分析的人。如果你想看還沒看的,我覺得稍微做點功課去看,其實沒那麼容易低能,也會增加很多樂趣(但腦還是要很出力,對白塞了太多資訊了)。


(是說天能裡沒有祖父悖論,算是個大 Bug?既然未來世代不信祖父悖論,是宿命論,那改變熵改變過去,又怎能幫到他們?)


Rhyme

Yorumlar
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LinkedIn

©2018 by 2ndnote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